防护区内外如何区分
人防工程防护区内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区分判断:
防护区一般是指人防工程中为避免外部危险(如飞来的碎片、爆炸冲击波、辐射等)的区域,在平面上通常是人防工程的核心部分,由实体墙、地下厅和防空洞室等构成。而非防护区则是指人防工程内部的其它区域,如通道、公共卫生间、泵房、电气室等,这些区域不具备防护功能。

在立面上,防护区以上的区域为非防护区,防护区以下的深度一般为4米,如此范围内均为防护区。
另外,人防工程的出入口外面是防护区外。根据入侵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及其防范功能不同分为:内部防区、出入防区、周界防区、日夜防区、24小时防区、火警防区等。不属于这几个防区就是防护区外了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可以咨询人防办工作人员获取更准确的信息。
防盗报警系统常见的防区类型有哪些
防盗报警器防区的分类有:

1、出入防区:用来监控入/出口处,在布防后系统会为出入防区提供一定时间的延时时间,外出延时时间结束后,触发延时防区系统报警。在进入时触发延时防区,控制器会在进入延时时间里发出蜂鸣,作为撤防系统的提示信号,必须在设定的延时时间内对系统撤防,否则会报警。此防区类型适用于用户的进/出口操作键盘的必经之处。
2、周边防区:用来保护主要防护对象的周边,如外窗、阳台、围墙等,可视为防范区域的第一道防线。
3、内部防区:内部跟随防区、内部延时防区。
4、日夜防区:24小时处于警戒状态,但白天和夜间当探测器被触发后,报警控制器的告警方式不同:白天,当探测器被触发,将以键盘发生的方式以示告警,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注意;夜间,当探测器被触发,则立即产生报警。

5、24小时报警防区:工作于该防区的探测器24小时处于警戒状态,不会受到布撤防操作影响,一旦触发,立即报警,没有延时。分为24小时无声报警防区、24小时有声报警防区、24小时辅助报警防区。
有如下防区类型: 盗警(主要是各种微波,红外探测器) ,周界防区,(红外对射,门磁一般都这个属性),紧急防区 (紧急按钮) ,火警防区 (烟雾,燃气探测器等等),这几个是最常见的防区类型!
人防区域怎么划分
人防工程可分为1、2、2B、3、4、4B、5、6、6B等9个等级。
划分依据是:抗力等级,工程可直接称为某级人防工程;
按战时用途划分,可分为指挥通讯、人员掩蔽、医院、救护站、仓库、车库等;
按平时用途可分为商场、游乐场、旅馆、影剧院(会堂)等;
按防化等级可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4个等级。
扩展资料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》规定:
第十八条: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、人民防空指挥、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,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。
第十九条:国家对人民防空工程建设,按照不同的防护要求,实行分类指导。国家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,结合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,制定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。
第二十条:建设人民防空工程,应当在保证战时使用效能的前提下,有利于平时的经济建设、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工程的开发利用。
《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》GB 50098-98 4.1.1人防工程内应采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。防火分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:
1.防火分区应在各出入口处的甲级防火门或管理门范围内划分;
2.水泵房、污水泵房、水库、厕所、盥洗间等无可燃物的房间,其面积可不计入防火分区的面积之内;
3.柴油发电机房、直燃机房、锅炉房以及各自配套的储油间、水泵间、风机房等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;
4.避难走道不应划分防火分区;
5.防火分区的划分宜与防护单元相结合。
4.1.2 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,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,不应大于500m2。
当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时,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;局部设置时,增加的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区周界防范平面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标签: 小区周界防区怎么写
本站非盈利性质,与其它任何公司或商标无任何形式关联或合作。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立删邮箱:83115484#qq.com,#换成@就是邮箱